


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流感监测周报》显示,近期,甲流比例明显下降,乙流占比有所上升。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

乙流和甲流在临床症状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均表现为发热、头痛、关节肌肉痛等,有的病人可能出现咽痛、咳嗽、胸闷等。
甲流和乙流是流感的两种不同亚型,不具备交叉免疫机制。感染甲流或乙流后,如果患者体质相对较弱,那么依然有机会感染另一种亚型的流感病毒。
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包括甲流、乙流、新冠病毒以及肺炎支原体等,这些病原体感染后建立的免疫并不持久,而且也没有交叉保护,可以同时感染或者交替感染。
短时间内的重复感染,由于感染建立的免疫力仍然存在,所以同一个病原体再次感染以后常常表现比较轻。但是不同病原体感染可能加重病情,或者使病情恶化,尤其容易导致上呼吸道黏膜屏障损害以后,还可能激发细菌感染等等。

1. 勤洗手: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场所、动物或患者之后。

2. 健康饮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摄入充足的维生素C和其他营养物质,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3. 提高免疫力:注意防寒保暖,积极参加户外锻炼,维护好自身的免疫力。
4. 保持良好的卫生和生活方式:如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或手肘遮住口鼻,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和口。
5. 关注健康状况: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喉咙痛、乏力等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你的症状和接触史。
6. 注射流感疫苗: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流感在中医属“时行感冒”的范畴,根据病因不同,又称之“冬瘟”“风瘟”等。

3. 小儿推拿
通过轻柔的捏脊、穴位按摩,可以让小朋友在轻松舒缓的治疗过程中,起到治病的效果,对于增强小儿抵抗力有着显著的疗效。
4.艾灸治疗
艾灸可以达到祛寒祛湿以及保暖的作用,也具有消肿散结、行气活血的功效,具有温经通络的功效。通过艾灸可以加速人体的代谢以及血液循环,从而可以达到驱寒保暖的目的,治疗流感时可以来试试艾灸大椎穴,肺俞穴,风府穴等。


5. 中药药浴
利用中药的药液洗浴,方便可行,安全有效。通过皮肤吸收刺激经络,调畅全身脏腑经络气血,起到发汗解表退热,缓解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6. 中药敷贴
将药物进行研磨、熬制,以膏药的方式取相应穴位进行贴敷,以治疗疾病。
7. 针刺放血
以"泻热出血"为原理,通过刺络特定部位的血络,放出少量血液而治疗疾病的疗法。适用于小儿高热、咽痛等,使透邪出表,凉血退热。
8.佩戴香囊

选用芳香化湿,祛秽避浊的中药,装于袋内随身佩戴,起到预防传染病功效。
(指导专家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詹红艳;作者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 龙海旭)
责编:唐先彬
来源:健康微湖南
2025年“农商银行杯”职工篮球赛开幕 梁志平宣布开赛
梁志平赴三道坑镇督导检查有效衔接等重点工作
九届县人民政府2025年第十三次常务会召开 梁元和主持
全县2025年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暨“项目建设年”活动讲评、市对县年度考核工作调度会召开
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召开 梁志平主持
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全力以赴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大盛会”活动奖励激励大会召开
梁志平带队调研农特产品进出口集散中心项目工作并主持召开调度会议
下载APP
分享到